咨询电话
    15904790038 
    13947960808
    投诉电话
    13947978999
    0479-3525114
    532168031

活动项目

活动项目:歌舞表演 赛马 摔 跤 篝火 骑马 祭敖包 酒吧 会议室
每天中午、晚上有原生态蒙古族古典歌舞
每天下午有摔跤、赛马那达慕,骑马、乘驼
每天晚上有篝火晚会歌舞表演
那达慕: 那达慕是蒙古语"娱乐"的意思,它的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蒙古人的祖先远在公元前2000多年时就已经在蒙古高原辽阔的地域上活动了,原始社会时期,生活在蒙古高原的北方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渐掌握了与野兽格斗的本领。后来,"骑射"成了游牧民族赖以生存的生活方式。
说起草原盛会那达慕,这可是上最隆重的节日之一。每年六七八月的草原总是沉醉在鲜花的恋情里,这时成千上万的蒙古牧民,穿起节日的盛装,不顾路途遥远,男女老少或骑马或乘车,云集到绿茵如海的草原上。这个时候,彩旗飘扬,牧马嘶鸣,人声鼎沸。诸位稍加想象便能像身临其境一样,感受那万人空巷的盛况--毡包像珍珠般撒满草场,人流像潮水来自四方,骏马像流星追云赶月,歌声像百灵婉转悠扬......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主要舞蹈有盅碗舞、安代舞、鹰舞蹈等。姑娘们跳起来,婀娜多姿,就像孔雀开屏;小伙子跳起来,刚健有力,好比鹰击长空,祝福歌、劝酒歌、迎宾歌优美动听、情深意浓,汇成歌 的长河、舞的海洋,让人沉醉其中而忘记一切。

赛马

赛马也分为长距离耐力赛、小龄马赛和走马赛几种。长距离耐力赛一般为50华里,大多为儿童乘骑不带马鞍,首先从终点到达出发点后,再往回开赛,号令一发几十匹如离弦的箭飞奔在草原上,马头上与骑手头上扎的彩条迎风抖动,一场较量开始,按到达终点先后排列名次,冠军大都奖赏马一匹。大型"那达慕"有的奖赏全鞍马。走马一般带马鞍,由成年人乘骑,距离在20华里,一看到达终点的先后,二看马的走式,从而排定名次。

摔跤

摔跤是那达慕重要项目之一,同时也最受欢迎。摔跤赛分为大、中、小型三种,在大型 盟级比赛中冠军的奖赏是鼻带银环、背驮珠宝绸缎九九八十一件赏品的白驼一 峰,每个跤手所穿的跤衣也各不相同,最讲究的用香牛皮(即将牛皮加工成黑面带压条纹的熟牛皮)制作,肩口各边用争有钉泡镶嵌,背后有用银片制成的带有吉祥、福字或鸟兽图案的补子,穿在身上顿时显得强壮有力,腰间系上缎条编成的脖圈,蒙古语称之为"江嘎",下身穿肥大的白布裤子,外套绣有花卉和各种图案的套裤,一般穿香牛皮靴和高筒马靴。比赛宣布开始,跤手们便蹦跳着狮虎雄步跑进会场,向主席台来宾与观众致意,然后绕场一圈回到东南和西南双方阵地等待以序参赛,对手是预先安排好的,到时对号比赛,使用的是一次性淘汰赛。 比赛开始那古老悠扬的跤歌唱起,在这单调威武而优雅、词意 纯美而动人古老的摔跤歌声中双方勇士冲进赛场,一场决斗开始了!

祭敖包

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祭敖包是蒙古民族盛大的祭祀活动之一。敖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头堆成的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塔,顶端插着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角和经文布条,四方放着烧 柏香的垫石;在敖包旁边还插满树枝,供有整羊、马奶酒、黄油和奶酪等。祭祀时,在古代,由萨满教巫师击鼓念咒,膜拜祈祷;在近代,由喇嘛焚香点火,颂词念经,牧民们都围绕着敖包,从左向右顺太阳起落方向转三圈,求神降福。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牧民观念的更新,今天的祭敖包,在内容、形式方面都有了变化。西乌旗境内共祭祀大小的敖包一百多座,蒙古汗城的乌日嘎图敖包祭祀一般在农历五月十六日举行,在上面堆起石头,中间插上柳条,柳条上挂上哈达,然后边念藏经边用奶食和肉食中最精华的部分进行祭祀,以求风调雨顺,祭祀结束后,大家回到山下帐篷中分食祭祀敖包的酒肉,饭后进行摔跤、骑马等活动。

蒙古族歌舞

蒙古族有丰富多彩的歌舞、音乐和精湛的工艺品。蒙古族一向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蒙古民歌具有民族声乐的独有风格,不论高吭嘹亮,还是低吟回荡,都充分表现了蒙古族人民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性格。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传统的马刀舞、鄂尔多斯、筷子、安代、布利亚特婚祀、驯马手、小青马、盅碗舞等,节奏欢快、舞步轻捷。表现了蒙古族劳动人民纯朴、热情、精壮的健康气质。乐器;马头琴是蒙古人民最喜爱的民族乐器。因为琴杆的上端雕有一个很精致的马头,所以叫"马头琴"。演奏马头琴的人多半是独奏,或是自拉自唱。马头琴的声音辽阔低沉,悠扬动听,仿佛把人们带进茫茫无边的草原。 蒙古牧歌以歌唱草原、赞美骏马、热爱生活、充满对自由幸福的向往和追求,为其主要内容。牧歌的歌词既擅于抒情,又注重写景,情景交融,表现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关系。牧歌的节奏一般是悠长、徐缓、自由,多采用"密-疏-更密-疏"的节奏。一般情况下,牧歌的上行乐句节奏是悠长徐缓的;下行乐句则往往采用活跃跳荡的三连音节奏,形成绚丽的华彩乐句。

射箭

射箭是草原蒙古人的特长,在古代征战中,弓箭是远距离杀伤敌方的重要武器,所以蒙古民族特别擅长射箭,古代箭有多种,前面有三角形箭头,也有长方扁头后面带裤的,多用竹木作箭杆,后半部安上鹰或雕翎以使其平稳、目标准确、故有雕翎箭之说。在今天的和平年代,草原牧民把射箭当作一项体育竞技活动,比赛分静射和骑射两种。射手所用弓箭的拉力、重量、样式一般不作硬性规定,一般每位射手要射九箭,以中靶数分名次,静射是射手站立不动的静止靶发射,骑射则要在马上跑动中对 静靶发射,也有的是靶和骑马同时运动台发射和射手站立目标靶移动中发射多种,九枝箭分三次射完后,便产生冠亚军。